归来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位于人体下腹部区域,具体位置在脐部正下方四寸处,距离身体前正中线两侧各两寸。
2、穴位解剖
在腹直肌外侧,可见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腱膜;其旁侧分布着腹壁下动、静脉;此外,此处还分布有髂腹下神经。
3、穴名解说
归来穴,古称经穴,源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隶属于足阳明胃经,亦称溪穴。其穴义阐述,胃经之水在此处气化升腾,直上云霄。(1)归来,
“归”寓意着回归,“来”则代表返回。“归来”一词,蕴含着恢复如初的深意。它描述的是胃经下行至地部的经水,在受热气化后,逆胃经而上行。此穴所聚之水,源自水道穴的地部经水,至本穴后,因受冲脉外散之热,经水再次气化,逆胃经而上,恰似流失之水重归故里,故得“归来”之名。
(2)溪穴、溪谷
溪,水流之道;穴,孔隙之谓;谷,狭长之地。溪穴、溪谷之名,意指此穴地部之经水,源自水道穴,细流汇聚。因经水气化逆胃经而上,此穴所传地部经水细小,故以“溪穴”、“溪谷”命名。(3)豁谷,
啊,意指胸怀宽广,视野开阔。谷,乃山谷之意。豁谷之名,寓意此穴之气,升腾至天际,弥漫于开阔之地,故得此名。
4、功效
活血化瘀,调经止痛,疏通经络,功效显著。
5、主治
腹痛困扰,体虚乏力,畏寒不适,疝气困扰,月经失调,不孕症候,带下增多,白带异常,附件炎症,子宫内膜炎症,闭经症状,阴挺问题,遗精之苦,阳痿困扰等症。
6、穴位配伍
(1)针对配期门、章门、石门、三阴交、痞根等穴位,采用针刺平补平泻法,旨在理气活血、祛瘀散结,有效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乳癖病症。
(2)选取配曲骨、三阴交、太冲穴位,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法,以行气疏肝、活血调经,有效治疗肝郁气滞所致月经不调。
(3)选取子宫、关元、筑宾、三阴交等穴位,关元、三阴交采用针刺补法,其余穴位则平补平泻,以补肾通络、利水消肿,针对肾虚气化异常引起的小便不利症状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