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诊断 > 内容

肩髎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7-07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肩髎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肩髎穴,藏身于人体肩部,紧邻肩髃穴之后,当手臂伸展至侧旁,肩峰之后下方,便可见其独特的凹陷之处。

2、穴位解剖

在肩峰的后下方区域,三角肌深层分布着小圆肌、大圆肌以及背阔肌腱;此处还分布有旋肱后动、静脉;同时,锁骨上外侧神经、腋神经和肩胛下神经亦在此处交织。

3、穴名释义

“肩”,肩部之穴也;“髎”,孔隙之意。此穴名寓意三焦经气在此凝聚,化作冷雨,缓缓降至地面。本穴吸纳臑会穴上升之阳气,至此穴后,阳气散发热量,吸收湿气,转化为寒湿之云气。此云气遇冷而降,如雨滴自孔隙滴落,故称“肩髎穴”。

4、功效

疏通经络,驱散风邪,畅通脉络,调理气机,化解痰浊。

5、主治

肩部酸痛难耐,手臂拘挛不适,上肢无力瘫痪,风热侵袭引发隐疹瘰疬,甲状腺肿大之瘿气困扰。

6、穴位配伍

选取肩髃、俞、曲池、外关、合谷等穴位,运用平补平泻针刺法,有效祛风除湿、疏通经络、缓解疼痛,针对风湿痹阻所致的肩臂及手指疼痛、麻木等症状实施治疗。

② 配以肩贞、肩髃、条口透承山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舒筋活络,有效缓解因经脉痹阻所致的肩臂疼痛,使患者恢复肩臂功能。

③ 针刺配颈夹脊、养老穴位,采用泻法以祛风散寒,专治因风寒阻络引起的落枕症状。

④ 配以曲池、合谷、足三里、风市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旨在祛风清热、除湿止痒,有效治疗风湿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荨麻疹。

7、疗法

治疗法则:遇寒症宜先泄后补,或采用灸法以助之;若属热症,则宜泻针以导出邪气。

刺灸技巧:采用直刺或斜向下刺入1至1.5寸,酸胀感可蔓延至肩周;适宜施灸。艾炷灸或温针灸5至7壮;艾条灸5至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