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海穴的功效
1、主治(1)疗疮疡:本穴擅长清血利湿,针对血浊、血毒、血热引发的疮疡有显著疗效。(2)调血疾:全面调理与血液循环相关的各类疾病。(3)止皮肤痒:针对血虚、血躁、血稠引起的瘙痒,拍穴法效果显著。(4)驱荨麻疹:针对风寒侵袭肌表引发的连续皮肤丘疹,拍穴法能有效缓解。(5)防脱发秃头:本穴能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毛囊微循环,使头发易于生长,减少油脂分泌,防止脱发。(6)疗膝盖痛:如退化性关节炎、风湿性膝关节炎等,多与风湿相关。中医认为,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。此穴可祛风清热、疏筋活血,与阳陵泉穴同按效果更佳。(7)调月经不调:包括月经有血块、经期提前或延后、血崩、经血淋漓不止、闭经、痛经等症状。(8)治腹股沟湿疹:病因多为湿热下注,本穴可利湿清热,缓解症状。
2、穴位配伍
血海与三阴交相配,可有效调理月经不调;血海合曲池,针对瘾疹治疗有显著效果。
3、疗法
(1)治法原则
寒症宜先泄后补,或采用艾灸;热症则泻针排气,或施以水针疗法。(2)按摩技艺,需遵循特定手法。
每日上午9至11点,不妨享受一场轻松的按揉。此时,脾经经气最为活跃,人体阳气亦呈上升态势,按揉便能直接受益。每侧持续3分钟,力度适中,以穴位微感酸胀为宜。(3)针灸疗法,
直刺血海穴,深度约0.8至1寸,局部区域将出现酸胀感,此感可扩散至髌骨部位。(4)艾灸治疗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。
实施艾炷灸于血海穴,每次5至7壮;运用艾条灸法,血海穴灸疗时长为10至20分钟。
4、文献摘录
(1)《针灸甲乙经》记载:若遇血闭不通、逆气胀满之症,血海穴为治疗要穴。(2)《针灸大成》指出:若暴崩不止,血海穴为治疗关键。(3)《类经图翼》载:血海穴主治带下、逆气、腹胀等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