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廉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上廉穴,藏匿于人体前臂背面桡侧,恰位于阳溪与曲池两穴连线之间,肘横纹下方三寸之处。
2、穴位解剖
穴下依次分布皮肤、皮下组织、前臂筋膜、桡侧腕短伸肌及旋后肌。皮肤受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。针灸过程从皮肤入手,穿过皮下筋膜,抵达前臂筋膜,进而深入桡侧腕短伸肌,再进入旋后肌,直至桡骨后方的拇长展肌。上述肌肉和肌腱均受桡神经深支的神经支配。
3、穴名释义
上,相对而言为下或下方之谓。廉,寓意廉洁与清明。手,指手部本穴所在。上廉、手上廉之名,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之地,位于天之下部,而天之上部气血则相对稀薄,保持洁净清明。此穴所聚之物质,源自下廉穴的水湿云系,位于天之下部,故而天之上部气血物质显得廉洁清静,故得此名。
4、功效
调理肠胃,通经活络。
5、主治
头部剧痛,视线模糊,腹部肠鸣伴痛,肩部肌肉酸痛,手臂发麻,上肢活动受限。
6、穴位配伍
选取肩髃、曲池、外关、合谷等穴位,运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,旨在舒筋活络、祛痹止痛,有效缓解手臂肩膊酸痛、麻木及上肢不遂等经脉痹阻症状。
② 天枢、合谷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上巨虚穴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热利湿、理气止痛,专治湿热肠鸣、腹痛、泄泻等症状。
③ 针刺配梁门、下脘、天枢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消散食积、疏导气滞,有效缓解食积所致的腹痛症状。
④ 针刺配风池、太阳、印堂、合谷等穴位,采用泻法以疏风清热,专治风热所致头痛之症。
7、疗法
① 针刺操作:针对上廉穴,实施直刺,深度控制在0.5至1寸之间。② 艾灸实施:于上廉穴进行艾条灸,持续5至10分钟;或采用艾炷灸,每穴3至5壮。③ 按摩技巧:以指腹轻柔按压上廉穴,余四指紧握手臂,按压力度宜适中,每次按摩5分钟,每日进行2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