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海穴的位置及功效
1、位置
小海穴隶属于手太阳小肠经,该穴位坐落于人体肘部内侧,具体位于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区域。
2、穴位解剖
尺神经沟内,是尺侧腕屈肌的起点所在;此处分布着尺侧上、下副动脉与副静脉,以及尺返动、静脉;同时,还覆盖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主干。
3、穴名释义
“小”与“大”相对,寓意孝道与阴柔。“海”,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之广,犹如汪洋大海。此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汇聚于此,气血场范围宏大。本穴所聚,乃支正穴上传之天部之气,汇聚后呈云雾状,覆盖范围宽广如海,亦含湿润之气,故得此名。
4、功效
清热解毒,缓解疼痛,宁神静心,祛风散热。
5、主治
头部疼痛、颈部僵硬、耳内鸣响、面颊肿胀、肘臂部位疼痛、瘰疬症状、癫痫发作等症候。
6、穴位配伍
选取大陵、神门、心俞、合谷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清心火、安神志,有效治疗痰热内扰所致的癫狂、痫证等症状。
② 配伍维道、太阳、合谷、大椎、颊车、风池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疏风清热、清利头目、开通耳窍,有效治疗风热侵袭所致的头痛、项痛、目眩、耳聋、耳鸣、颊肿等症状。
③ 针刺后溪、大椎、肩外俞、肩髃、肩贞、支正、合谷、曲池等穴位,运用平补平泻法,有效祛风散寒、通络止痛,针对风寒阻络引起的肘臂痛、肘痉挛、麻痹等症状,疗效显著。
7、疗法
① 按摩小海穴,以拇指尖端轻按100至200次,持之以恒,有效缓解前臂疼痛与麻木之苦。② 艾灸疗法,以艾条温和施灸5至20分钟,每日一次,对颊部肿胀、高尔夫球肘、疥疮等症有显著改善作用。③ 刮痧小海穴,采用角刮法自上而下刮拭3至5分钟,每隔一日一次,有助于耳鸣、耳聋、癫狂等症状的缓解与治疗。④ 针灸直刺,深度0.3至0.5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