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中医诊断 > 内容

少冲穴的位置及功效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   来源:网络    
字号:

少冲穴的位置及功效

1、位置

少冲穴,藏匿于手小指末端桡侧,与指甲角相隔仅0.1寸之地。

2、穴位解剖

指掌侧存在由固有动、静脉交织而成的丰富动静脉网络,同时分布着固有神经。

3、穴名释义

“少”,阴之象。“冲”,突显之意。少冲之命名,寓意此穴气血由内而外涌动。此穴乃心经表里经脉交汇之地,体内高温之气,如箭矢般冲出体外,故得“少冲”之名。

4、功效

激发心气,凉血清热,提神醒脑,通窍祛风,止痉安神。

5、主治

中风、高热、意识丧失、晕眩、心绞痛、心慌、胸部不适、狂躁不安、咽喉炎、结膜炎、黄疸等症状。

6、穴位配伍

选取风府、水沟、合谷、十宣等穴位,运用针刺泻法,对十宣穴进行点刺出血,以化痰开窍、苏厥醒神,专治风痰阻窍所致的中风昏迷。

② 联合谷、太冲、水沟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,以泄热苏厥之效,专治热邪闭郁所致的小儿惊风。

③ 针刺大椎、曲池、中冲、内庭穴位,采用泻法,以清热解毒、疏散邪气,专治各类热病。

④ 配水沟、上脘、神门、丰隆、大钟等穴位,采用针刺泻法以清热化痰,专治痰火扰心所致之狂躁病症。

⑤ 针刺膈俞、膻中、巨阙、阴郄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祛瘀血、止疼痛,专治因瘀血痹阻引起的心悸、心痛等症状。

⑥ 针刺膈俞、大包、期门、三阴交、行间穴位,采用泻法,以理气活血,专治瘀血阻络所致的胸胁疼痛。

⑦ 针刺膈俞、上脘、郄门、合谷、内庭等穴位,采用泻法,以清热凉血、止血之效,专治胃热所致之吐血。

7、疗法

① 治法原则:点刺出血。

②按摩之术:以拇指尖端着力,对少冲穴进行掐揉,有效缓解热病及昏厥症状。③艾灸之技:以艾柱直接熏灸少冲穴,每日一穴,专治昏厥之症。④刮痧之法:采用角刮法,自手指近端向远端轻刮,每次3至5分钟,每日3至5次,适用于退烧及缓解心痛。